作者 | 良叔
香港这地方很有意思。
巴掌大的地方,却有数不清的大佬。
而且这些大佬还不是一般的大佬。
之前就一直想和大家聊聊香港的商业史,最近查阅了很多资料,也思考了很多问题,觉得是时候聊聊了。
从何聊起呢?
很多人一说到香港的大佬,出口就是李嘉诚、霍英东、刘銮雄……但我偏偏要从另一个人说起——包拯的二十九世孙,包玉刚。
在大陆,知道包玉刚的人并不多。
在李嘉诚崛起前,他才是香港首富;
他和董浩云的“船王争霸”赛,也很吸引香港人的眼球,而这两大家族的最后一战,是在97年前夕争夺香港首任特首之位。
结果大家都知道了,这一次是董浩云赢了。
因为后来香港的首任特首姓董,叫董建华,也就是董浩云的儿子。
包玉刚在香港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呢?记住这句话就行:
太平山下,
城是李家的城,港是包家的港。
1918年的冬天,一战刚结束,中国的各路军阀还在打来打去。
在浙江宁波一个叫镇海的镇子上,有一个钟包村,这里住着宋代名臣包拯的一脉子孙。
在一间气派的老宅子里,包兆龙匆匆从湖北汉口赶回家。
因为两天前,他刚接到家书,说妻子快要生了。
宁波人向来喜欢跑出去做生意,觉得待在老家没出息,所以才有了与“山西帮”“潮州帮”相抗衡的 “宁波帮”。
影视巨头邵逸夫、香港特首董建华,都出自宁波帮。
此时的包兆龙,继承父业,在汉口开了一家鞋铺,虽然已有一子一女,但听说妻子要生了,他还是赶了回来。
这个即将出生的小孩,就是今天的主角,也就是后来的世界船王——包玉刚。
后来包玉刚被他爸送到叶氏中兴小学去念书,这是宁波的名校,邵逸夫等人也曾在这里念书。
学校里有一群包玉刚喜欢的好老师。
有些老师不仅精通数理化,音乐和绘画,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。
不过学校主要还是教一些四书五经,所以,当包父每次从汉口回来,给他讲时事见闻,包玉刚总是觉得很新奇。
别忘了,当时汉口隔壁的武昌,不仅是革命圣地,也是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重镇。
有一天,包玉刚对母亲说,他想去汉口念书。
包玉刚的母亲姓陈,名赛琴,出身望族,是个很传统的女人。
这个女人不简单,她不仅把七个儿女照顾得妥妥帖帖,后来还为包玉刚物色了一个妻子。
包玉刚能成为世界船王,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这两个女人。
当时陈赛琴并没有答应儿子的请求,理由是兵荒马乱的,不安全。
直到三年后,也就是在1931年。
陈赛琴才决定让儿子去汉口,不过不是让他去读书,而是去跟着老爸做生意。
在宁波人的观念里,算术和识字是赚钱的基本技能,够用就好了。
但13岁的包玉刚,显然有了另一套人生算法。
到了汉口之后,包玉刚对父亲软磨硬泡,说自己想继续读书。
这股子浓烈的求知欲望,把包父深深地打动,于是拉着他的小手说道:
“孩子,死了心吧,咱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做生意赚钱,读哪门子书啊?”
小包同学的口才,第一次在人生的重大抉择中发挥了作用。
他给父亲简单分析了一下局面,指出世界大同的趋势,以及财务算法的重要性。最后,他的结论是:以后想赚钱,必须要懂得更多的知识,比如数学、英语、地理等等。
看到父亲还在犹豫,小包又加了一个筹码:白天上学,晚上帮父亲看铺面,这样学习赚钱两不误。
夜晚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,这对爱财如命的父子,终于达成了共识:
包玉刚可以读完初中再去谋生。
不得不说,我看过很多名人传记,发现他们在小时候有一个共性。
那就是,在别的孩子还在玩尿泥时,他们就已明明白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。
燕梳是英文ensure的广东话音译,类似于现在的保险公司。那时做保险,是一份非常光鲜的工作,主要和航运公司打交道,不用夹着公文包到处扫楼。这不仅为包玉刚日后成为船王奠定基础,有了这份体面的工作,在提亲这件事上,包母也更加游刃有余。据说当时来提亲的人很多,但包母很谨慎,不只听取媒婆的一面之词,而是一定要实地考察,她会经常埋伏在姑娘家附近,观察对方品相和举止。在这种筛选机制下,包母终于敲定一位名叫黄秀英的姑娘,是宁波四府黄家的闺女,出身望族,品貌端庄,知书识礼。然后她写了一封家书,告诉身在汉口的包玉刚回家成亲。后来包玉刚说,当时他极为忐忑,不知道母亲眼光如何。洞房里,当他掀开红盖头时,那颗不安的心终于平稳,而对方看到了他之后,焦虑的表情也转为腼腆的笑容。封建社会中,这大概是最刺激的一刻,这一掀,要么人生巅峰,要么面对疾风。显然幸运之神对这两口子特别关照,黄秀英是名副其实的村花,而包玉刚则被誉为“金融界的梅兰芳”,郎才女貌刚刚好......曾有传言说,包玉刚年过半百的时候,希腊船王(就是那个桃色新闻不断,后来还迎娶了肯尼迪总统遗孀杰奎琳的那个奥纳西斯)临终托孤,想把自己年轻貌美的女儿和遗产托付给他。这大概是好事之人的杜撰,但也是在变相传递包玉刚与夫人的感情深厚。实际上,在绯闻满天飞的香港富豪圈,包玉刚还真是“无欲则刚”,没传出过什么负面消息。中国一直有结婚能转运的说法,这不是简单的迷信,一是有了家庭后,男人往往会因为压力而变得更上进。二是因为联姻往往能带来更多的人际资源,尤其是中国这样以血缘为主要纽带的社会。结婚后不久,包玉刚就从汉口跑到上海,在中央信托局找了份工作。1940年,因为工作出色,24岁的包玉刚又被调往湖南衡阳,出任工矿银行衡阳分行的副经理。此时的包玉刚八面玲珑,魅力四射,开始有计划地接触各路权贵。有一次,在一个戏院里,他偶遇了广大华行的老板卢绪章,由于都是宁波人,包玉刚便主动前去套近乎。当包玉刚说到自己的妻子是宁波四府黄家闺女时,卢绪章突然插话:“四府黄家?真的假的?要这么说来,咱俩都能攀上亲戚了......”
一句话把包玉刚给说蒙了,也不敢接话,回家后问妻子,认不认识一个叫卢绪章的人?认识啊,他是我表哥,小时候还在一起,后来联系少了,你问他干什么?
就这样,一场萍水相逢变成了血缘至亲,包玉刚和卢绪章的关系也迅速升温。卢绪章的广大华行在当时是个大金主,每天都有大量的黄金和美元兑换业务,是所有银行都在争抢的大顾客。凭着和卢绪章的这层关系,包玉刚在工矿银行连连晋升,没多久便被调到重庆总部,出任工矿银行副行长。而此时的包玉刚并不知道,那些需要兑换成流通货币的美元和黄金,都是华侨和海外人士捐赠给共产党的。而卢绪章的真实身份,是地下党员,直接受周恩来领导,掌管着财务大权。直到建国后,卢绪章出任外贸部副部长,包玉刚才恍然大悟。后来也正是在卢绪章的牵线搭桥下,包玉刚才有幸和总设计师结交。而总设计师一共会见包玉刚17次,这在老人会见海外侨胞次数中排名最高。
但此时的上海,早就千疮百孔,而且各方势力云集,此时赴任,别说飞黄腾达,能保住命就算不错了。有一次,一个在上海只手遮天的匪头子,派了两位手下来到包玉刚的办公室,说他们老板想借一笔钱周转,邀请包玉刚第二天到家里一聚。包玉刚既不敢不答应,又没法答应,只能客客气气地先应付着,说明天一定登门拜访。当天晚上,包玉刚就找到医生,装作阑尾发作,求医生割了自己的阑尾。到了1948年,包玉刚察觉到国民党大势已去,于是决定离开上海迁往香港。包玉刚一家变卖了所有家当,揣着几十万元来到了香港。当时,大量难民涌入香港,导致香港的房屋供不应求,很多人只能睡在街上、楼道里、屋檐下……好在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有先见之明,赶在1949年难民潮之前,就先一步到了香港,租了一套月租450港元的房子。但这种调控根本就不管用,租金是控制住了,结果又冒出个“顶手费”,变相抬高房价。到香港之后,一切都要重头开始,这对一般人不易,但是对于包家父子来说,只是换个地方赚钱而已。他们很快发现,当时大陆的很多物资都依靠进口,香港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倒卖一手。于是包家成立了贸易公司,做中间商,专吃差价,赚到了在香港的第一桶金。事实上,当时在香港靠这生意发家的人挺多,比如说霍英东,就是在这个时候通过把联合国禁运的物资经香港运进内地。不仅赚到了钱,还因为往大陆运输战略物资,而被称为“爱国资本家”。不得不说,人生的大起大落往往就是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的三重奏,节奏对了,名利双收。
后来做贸易的人多了,竞争越来越激烈,利润越来越薄,包玉刚便开始琢磨做其他生意。有一次,包玉刚走到了香港的码头,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第一次带他去宁波的码头,那时他还想着,长大后要当一个环游世界的船长。当时香港以其天然的深水良港,和优越的地理位置,成为重要港口。考虑到二战后各国经济复苏,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,包玉刚推断,船运作为最廉价的运输方式,一定会崛起。一是因为当时的船运业基本靠天吃饭,一不小心,就会输掉底裤。在此之前,香港的第一任船王郭松突然就销声匿迹了。有人推断,郭氏船队很可能是遭受了飓风,一夜消失。二是因为当时香港已经有几十家船运公司,竞争异常惨烈。对手都是实力派,你一个连左右舷都搞不清的门外汉,和他们玩毛线啊?反倒是包父的建议很靠谱,他当时建议搞地产,因为他觉得随着香港人口剧增,地产业肯定有前景。要知道,霍英东正是在这段时期进军地产业,而后来的地产大佬李嘉诚,此时还在埋头做塑料花。但包玉刚不听,饱受战乱之苦,四处流离的他,有个执念:不动产再多也没安全感,炮火一轰,啥也没有,带也带不走。但船不一样,战火一来,我可以开着船就跑。
比如说,船运是一个典型的重资产行业,免不了要经常向银行借贷玩杠杆,而包玉刚就出身于银行业,对于调配资金经验丰富。后来包氏船队能够崛起,确实也得益于和汇丰银行的强强联合。而且,他之前做过进出口贸易,对各地行情也比较熟悉。当时,包氏父子向亲友筹集了20万英镑,从伦敦买回了一艘已经有28年船龄的旧货船。因为在船运史上,还没有谁能以一艘旧破船翻起什么大浪。但万万没料到,一年后,包玉刚就拥有了7条货船,并把公司改名为“环球航运公司”。而且让人不得不服的是,在短时间内,包玉刚不仅对造船学和机械工程了如指掌,而且对世界贸易和航运也很有见地。
进入到60年代,世界船运业果然如包玉刚所料,迎来了春天。当时各国工业突飞猛进,中东的石油成了抢手货,经营油轮的船东也大发横财。但当时在国家有名的都是一些西方船商,比如说世界船王奥纳西斯,以及他的连襟——希腊船王尼亚哥斯。奥纳西斯桃色新闻不断,后来又娶了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。至于华人船商董浩云和包玉刚,虽然他们有很多船,却只知道闷头发财,也没什么绯闻,所以西方人几乎都不知道。在从伦敦到普利茅斯的一列火车上,一位英国人和包玉刚聊了起来。包玉刚回答:“有尼亚哥斯和奥纳西斯两人加起来的那么多。”“真正的船王,在香港,不在希腊!”
麦理浩把自己的见闻告诉西方的朋友们,被埋没多年的船王包玉刚,就这样被媒体挖了出来。那时的包玉刚,真的很风光,成为很多国家首脑的坐上宾,资产和名气都在嗖嗖嗖的飙升。这让同样出身“宁波帮”的董浩云(董建华之父)很不爽。在此之前,董浩云曾长期占据香港船王之首。但到了1977年,当西方人给世界十大船王排座次,包玉刚高居榜首,董浩云却屈居第七。当年打破外国船运公司垄断,并第一次把货轮开到欧洲的,是他董浩云啊。争强好胜的董浩云,于是写了一封信给西方媒体,说他们的算法有问题:他包玉刚的船有一半股份在汇丰手里,我的船可都姓董!
这句话貌似也没错,但是只能看出董浩云真的只是一个传统商人,他还没有明白资本的力量有多强大。
到了1978年。
包董二人的船王之争还在继续,但此时的包玉刚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:
弃船登陆,转型房地产。
包玉刚意识到,世界航运的冬天要来了。
对于这一点,其实很多船王都感受到了。但大家还心存侥幸,其中就包括董浩云,他信奉的是行业周期论,正打算趁着行业不景气来抄底。
但出身金融业的包玉刚显然对风险更为敏感。
而且,这些年来他一直在世界各地游历,搜集信息,据说他的行踪飘忽不定,一会儿在西亚某国王的皇宫花园里吃饭,一会儿又会出现在撒切尔夫人的官邸。
包玉刚之所以料定航运将迎来冬天,是因为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,各国为了摆脱中东产油国的控制,都在加强石油的自产能力。
同时,核能、太阳能等替代能源也开始兴起。
所以,油轮的需求肯定会大幅降低。
此时的包玉刚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,其中有50艘是超级油轮,每一艘油轮都抵得上一座大厦,所以他被公认为香港首富。
但包玉刚也很清楚一点,一旦危机出现,这些庞然大物不仅不值钱,而且高昂的保养费很快会把他拖垮。
于是,包玉刚开始进行油轮大甩卖。
得知包玉刚在甩卖油轮,董浩云觉得重回香港船王之首的机会终于来了。他开始疯狂接盘,还在日本订造了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大游轮“海上巨人”号。
到了1982年,世界性的船灾果然来了。
各大港口瞬间成了船只的坟场,董浩云的船队开始亏损,负债高达14亿美元。
但董浩云还是硬撑着,到了四月中旬,他还筹备着在台湾高雄举行第150艘船的下水礼,这是一艘名为“宪章号”的3万吨级豪华游轮,将有一大批各国政要过来捧场。
但世事难料,4月14日,摩纳哥的雷尼王子夫妇抵港。
可能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,当时港府不准董浩云去机场迎接。
董浩云大怒,觉得这是耻辱,加上连日劳累,71岁的董浩云突发心脏病。次日凌晨,他就去世了。
到了1986年,董氏家族的资产几乎化为乌有。董浩云的长子董建华,也从公司的老板变成了公司的员工。
其实在船灾到来之前,包玉刚就已经在陆地上寻找机会了。九龙仓并不是什么仓库,而是香港最大的码头,属于香港老牌的四大英资财团之一的怡和洋行。它所拥有的产业,包括九龙尖沙咀、新界及港岛上的一些码头、仓库、酒店、大厦、有轨电车……此时的李嘉诚,靠着房地产和炒股票,刚刚逆袭为香港十大财团之首。对于九龙仓,李嘉诚一开始也志在必得,但他同时盯上了和记黄埔。和记黄埔在香港四大洋行中排名第二,旗下拥有造船厂、屈臣氏零售业、屈臣氏制造业、 百家等几百家公司。李嘉诚再有钱,也不可能同时吞下九龙仓和和记黄埔这两个庞然大物。当时,李嘉诚已经手握1000万股九龙仓的股票,他决定放弃九龙仓,主攻和记黄埔。虽然两人此时算不上是好友,而且李嘉诚在电话中也没说什么事,但包玉刚意识到事关重大。李嘉诚开门见山地说,他可以把手里的九龙仓股票,以3亿多港元的价格,转让给包玉刚。而他开出的条件,是包玉刚需要协助自己,从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的9000万股票。不久之后,李嘉诚成功收购和记黄埔,而包玉刚也将九龙仓纳入麾下。这两个成功的收购影响很深远,用当时媒体的话说,就是“它敲响了英资集团没落的丧钟”。在此之前,香港的四大洋行(怡和、和记黄埔、会德丰、太古),以及汇丰和渣打两家银行,六大商业巨头都属于英国人。但此次收购战之后,两大英资公司双双落入了华人之手。到了1985年,包玉刚又成功收购了另一个英资公司——四大洋行之一的会德丰。这也正好和英国将于1997年把香港交还中国,相互呼应。而此时将九龙仓和会德丰收入囊中的包玉刚,在经历了油轮大甩卖之后,不仅成功着陆,而且稳稳地成为了香港的第二大华人财阀。包玉刚也不例外,晚年的他,变得非常保守,商业版图不再扩大。他曾收购港龙航空和渣打银行,在香港掀起惊涛巨浪,然而后来又全身而退。那些收益小,关系复杂的版块,在他的商业版图中被逐渐剔除,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经营的难度极低的项目。当年拿下九龙仓后,包玉刚就把其中的尖沙咀九龙货仓推平,建成了商场,也就是现在的“海港城”。之后,接手九龙仓的吴光正又将其中的旧电车厂的厂房推平,效仿纽约时代广场,建起了“铜锣湾时代广场”。仅这两块拥有999年使用权的地,单租金这一项,包家子孙每年就能躺赚160亿。有人可能觉得奇怪,既然包家富得流油,怎么也没冒出个什么包二代、包三代,倒是李二代、霍三代、许三代们活跃在电视和八卦报纸上。包玉刚的四个闺女中,除了大女儿包陪庆偶尔出现在公众面前,其他三个女儿都醉心于搞艺术,她们有的学设计,有的学美术。而他的四个女婿,除了二女婿吴光正从事的是金融业,其他三个女婿都家境优渥,对赚钱压根不感兴趣。包玉刚的大女婿,是个在加拿大皇家银行当法律顾问的奥地利人;三女婿是个学建筑的日本人;小女婿是个在癌症科学领域颇有建树的香港人。包玉刚最后把产业拆分成了四部分,并且把其中最重要的部分——九龙仓和会德丰,交给了吴光正,其余部分分给了另外三个女婿。一开始,包家三个女婿都视金钱如粪土,在国外去定居,远离老丈人的事业。包玉刚不得不跑到国外,对女婿们穷追猛打,他甚至对四女婿说过这样的话:你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入赘包家,反正将来你们的小孩想姓啥姓啥,我又不勉强。
其他豪门上演的都是家产争夺战,包玉刚却要苦口婆心地求着女婿们来继承家产,这老丈人也太和谐了吧。女婿们都扛不住岳父的软磨硬泡,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,先后回到香港,继承收租大业,一边看着账户上欢快跳跃的数字,一边叹息感慨: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......
71岁的包玉刚和家人们开开心心地庆祝完中秋,次日清晨就哮喘发作,不久便逝世了。走在扶灵队伍最前面的,是外交部副部长和撒切尔夫人的丈夫丹尼斯爵士,李嘉诚和邵逸夫则紧随其后。曾答应包玉刚戒烟的总设计师,也以“生前好友”的名义送来了花圈,他还特意派女儿、女婿出席了葬礼。一个华商的丧礼居然如此大规模地惊动世界政坛,在此之前,只有略逊一筹的董浩云。不过霍英东的葬礼规格显然还要高一级,因为当时他的棺材上盖的是五星红旗,而包玉刚的棺材,盖的是红色的陀罗经被。时隔9年,董浩云、包玉刚两大船王先后离世,但包、董二家之争,还没有结束。1993年之后,包玉刚的接班人吴光正开始刻意与商界保持距离,甚至不惜代价辞去了九龙仓和会德丰主席的职位,并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。1996年,吴光正正式声明,自己将角逐特首一职,成为第一个表态参选的候选人。80年代经历过船灾之后,董家的财产几乎化为乌有。进入90年代,世界船运业开始缓慢复苏,董家的资产在1996年恢复到了15亿。1995年底,北京曾派人到深圳会见李嘉诚、邵逸夫等人,共商特首候选人的事宜。之后李嘉诚针对特首人选一事,向媒体公开发表建议:一是熟悉商业经济;
二是要正直,不阴险。
“我早已在心目中认为(董建华)是合适的行政长官。”
霍英东的话很有分量,当时香港最有钱的虽然是李嘉诚,但说话分量最重的,毫无疑问是霍英东。1996年12月11日,香港人都坐在了电视机前,等待宣布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竞选结果。最后,董建华获得了320票,而吴光正只获得了36票。落选的吴光正继续积极参与政府事务,不过到了2002年,他又全心回归到自己的商业帝国——九龙仓和会德丰,并且明确表示,将不再竞选特首一职。是啊,心无杂念的当个快乐的收租公,也许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。如今,包家继承人吴光正掌控着13家上市公司,多为地产行业。包括九龙仓、置业信托、联邦地产、连卡佛、香港隧道、宝福集团、海港企业,还有新加坡上市公司马哥勃罗发展,还有连卡佛等公司。2018年《福布斯》香港排名中,他名列第6,前6名,除了吕志和是赌场起家,其他人财富来源均是房地产。与此同时,香港大公报报道,在香港有约21万人住在不足4平米的笼屋中,而4年前,这个数字只有10万。也是在那一年,刘德华制作了一个反映香港土地问题的短片:《世界船王——包玉刚传》(香港)冷夏、晓笛,广东人民出版社《浙江改革开放史(1978—2018)》胡宏伟 浙江人民出版社作者简介:良叔,百万用户新媒体创始人,畅销书《超级个体: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》作者,原世界500强高管,良翰商学院创始人。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(ID:liang_da_shi)。
▲扫一扫上方的二维码,加我微信
商务合作 | 转载互推 | 培训咨询 | 文案条漫订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